限制性内切酶可以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对DNA特定部位的两个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进行切割,被认为是自然界最精细的生物酶,是分子克隆技术的基石。近日,我校食品学院胥传来教授研究团队率先发现了手性纳米粒子的DNA特异性剪切效应,并实现了细胞与活体内靶标DNA的精确剪切。相关成果以“Site-Selective Photoinduced Cleavage and Profiling of DNA by Chiral Semiconductor Nanoparticles”为题于7月20日...
7月-8月,2018年江南大学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陆续展开,响应团中央号召,共组建10余支教育关爱服务类团队,到基础教育薄弱以、教育资源匮乏的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江苏对口支援的陕西、青海(西宁、海东)等地的贫困县(乡),协助当地教育部门开展教师培训,帮助当地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7月初起,教育关爱服务类团队陆续奔赴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甘溪小学、兴隆桥社区等地,为落后地区留...
7月18日-21日,由江苏省教育厅联合省网信办等11个部门共同举办的第四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经过激烈的网络评审、复赛会评、现场一等奖争夺赛、四强赛、冠亚军争夺赛等环节,江南大学报送的11个项目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其中一等奖项目“抗菌高性能材料的创新与应用”获得最具商业价值奖,江南大学获得优秀组织奖。在本次大赛中,江南大学入围省赛决赛项目数、获奖项...
个人简介:杨彬,男,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发酵工程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班级党支部书记。师从刘立明教授,主要从事蛋白质工程改造提高酶的特性生产医药中间体的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权威期刊ACS Catalysis(1区Top期刊)发表SCI论文1篇(IF 10.614),申请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2015年9月,杨彬从聊城大学考入江南大学,攻读发酵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从报到的第一天开始,他就以江...
7月17日上午,江苏省高等学校后勤协会锡常片区片长单位江南大学组织召开无锡片区工作会议。无锡地区10余所高校分管后勤工作的校领导、后勤部门负责人以及企业会员单位代表共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在江南大学文浩馆203会议室举行,会议由锡常片区秘书长、江南大学后勤保障系统党委书记卢长征主持。会上,省协会副会长、锡常片区片长、江南大学副校长田备指出,无锡各高校后勤部门要充分利用协会片区这一平台,积极开展工作交流...